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条款 >

《深度解析:民法典如何界定婚姻财产约定撤销条件》

2024-11-14
来源: 米西婚姻法

深度解析:民法典如何界定婚姻财产约定撤销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夫妻双方通常会在结婚前或婚后就双方的财产归属、债务分担以及可能的继承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即所谓的“婚前/婚内财产约定”。这些约定旨在明确和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潜在的纠纷。然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一方可能会考虑撤销原有的财产约定。因此,了解民法典对婚姻财产约定撤销条件的界定至关重要。

一、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与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原则。同时,法律规定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如果夫妻双方没有特别约定,则默认所有新取得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有。

关于婚姻财产约定及其撤销的条件,主要见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至一千零八十七条。其中,关键条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自愿原则:婚姻财产约定应当基于双方完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方不得强迫或者欺骗对方接受某种约定。
  2. 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必须是在充分理解且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愿下签署财产约定。
  3. 无欺诈和无重大误解:如果一方能证明另一方在签订财产约定时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双方因重大误解而签订了不真实的约定,那么该约定可以被撤销。
  4. 未损害他人利益:婚姻财产约定不应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权益。
  5. 符合法律法规:约定内容应遵守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婚姻财产约定撤销的具体情形

1. 胁迫或欺诈导致的撤销

如果一方能够提供证据表明在签订财产约定时受到了对方的威胁或欺骗,那么法院有权认定该约定无效,并允许受到侵害的一方撤销该约定。例如,在一方被恐吓如果不按对方要求签字就会导致离婚的情况下,这种胁迫可能导致约定被撤销。

2. 重大误解导致的撤销

重大误解是指由于对事实或法律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行为结果。在婚姻财产约定中,如果有一方因为对某些重要事项的理解有误而签下了对自己明显不公平或不利的约定,那么他/她可以在发现这一误解后请求法院撤销该约定。比如,一方可能因为对另一方的财务状况严重低估而草率地同意了一份极其不利于自己的财产分割方案。

3. 违反公序良俗的撤销

即使双方都是出于自愿且不存在欺诈或重大误解的情况,但如果财产约定违反了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那么法院也可以判决撤销该约定。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在涉及道德伦理、社会公益等敏感问题上可能会出现。

4. 情势变更下的撤销

虽然不是直接出现在民法典中的表述,但司法实践中有时会考虑到“情势变更原则”,即当合同的基础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原约定将显失公平时,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或解除原来的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婚姻财产约定,尤其是在长期婚姻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原来签订的财产约定可能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生活现实。

三、相关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理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案例】王先生和李女士在结婚前签订了一份婚前财产协议,约定各自名下的房产仍归个人所有,其他财产则在婚后变为共同财产。几年后,李女士得知自己在婚前购买的房产大幅增值,远超预期,于是主张当初签订协议时自己并不清楚房产的真实价值,现在希望撤销该协议。

在这个案例中,李女士认为她在签订协议时存在着重大误解,因为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房产的价值如此之高。如果她能够证明这一点,法院很可能会支持她的诉求,撤销原有协议并对房产所有权重新进行划分。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对婚姻财产约定撤销条件的界定主要是从自愿性、真实意思表示、无欺诈和无重大误解、未损害他人利益以及符合法律法规五个方面出发的。在实际操作中,每一项都可能涉及到复杂的举证责任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无论是订立还是试图撤销婚姻财产约定,最好事先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