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农村发展:解读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十大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4月29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以下是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十大要点的解读:
一、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在产业发展方面,法律规定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支持特色产品优势区建设,以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措施,以促进乡村产业的兴旺发达。
二、人才支撑——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高素质农民等;同时,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并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保障。此外,还规定国家应当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和乡村服务性岗位管理制度,引导这些人员到基层一线服务。
三、文化繁荣——传承和发展农耕文明 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这包括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等。
四、生态宜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人、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具体措施包括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污染、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
五、组织领导——健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支持和保障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六、城乡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法律规定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七、规划引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是指导各地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各级政府应当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同时,还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八、投入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要求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农村倾斜,逐步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总量。此外,还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创新,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九、考核监督——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法律规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并将结果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十、法治保障——强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最后,乡村振兴促进法特别强调了法治保障的重要性。法律规定要建立健全与乡村振兴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时修改或废止不适应的法律规范,并加强执法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只有在一个良好法治环境下,才能真正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促进法从多个维度出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上述十个方面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有利于破解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在未来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把法律确定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贯彻好、落实好,不断开创我国“三农”工作的新局面。